編者按:十年風雨,見證數字經濟踏浪前行。截至2022年末,中國數字經濟規模從約30萬億元增長到50.2萬億元,總量穩居世界第二,占GDP比重提升至41.5%。隨著互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廣泛、深度運用,全球經濟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生物醫藥行業出現了怎樣的變革?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帶著這些問題,新華網《數字經濟這十年》欄目專訪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生物信息學家陳潤生。
大數據推動生物醫學進入“精準”時代
新華網:依托于大數據的快速進步,生物醫學行業出現了怎樣的沿革與發展?
陳潤生:近幾十年,人類科學跨越了多座里程碑,其中最為重要的當屬破譯人體的遺傳密碼。這使得生物醫學第一次接觸大數據。這個大數據帶來的不僅是一個數據,其中包含了大量的信息,我們可以從中找到很多與疾病相關的變化,同時,伴隨著大數據的發展,過去在醫療系統當中作為孤立存在的信息也被整合成大的數據。
在大數據的推動下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很多新生事物不斷產生,而其衍生出的大數據不斷給我們提供新的可挖掘的信息,這些挖掘出來的信息回饋給相應的生物醫學。這十年來,伴隨著數據量越來越多,數據的挖掘越來越深入,我們挖掘出來新的知識同樣變多,有效的推動整個生物醫學的發展,大數據使我們對疾病的診斷更加準確,用藥更加合理,治療更加有效,精準醫學由此出現。
精準醫學可以對社會上所有人,進行全時程的測量以汲取大數據,做到疾病的防治。對整個醫學發展來講是革命性的,是根本性的,是深刻的,是全局的,它必然影響到我們國家在生物醫學的政策法規的制訂,牽扯到藥物管理,牽扯到全民的健康保證體制的變化。也可以說,它會關系到我們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
AI入局,是“擾動”還是“變革”?
新華網:生物醫學如何應對人工智能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陳潤生:隨著AI技術的發展,它的能力也在不斷提高,而最近的一些事例說明AI技術的發展對推動社會發展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比方說它能夠預測生物大分子的空間結構,這樣對我們生物學研究起到了非常大的幫助。隨著AI的發展,它在生物醫學當中會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現在,互聯網進入到一個新的平臺,包括像大模型,使得AI會有一個更高的發展的臺階。每個人都處在數字發展數字經濟不斷深入的時代,我覺得數字其實帶來更多的本質是知識,是新的經驗。我們應該認識到當前人類社會已經進入到大數據時代,數字經濟將會深入到整個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當然也會牽扯觸及到每個人的生活。
相攜共進,拓寬生物醫學高質量發展之路
新華網:在數字經濟時代,生物醫學怎樣實現高質量發展?
陳潤生:近幾年,我感受到中國的生物醫學基礎研究發展很快,很多領域我們在逼近國際前沿水平。從目前來看,若要持續推動生物醫學的發展,一方面中國在生物醫學領域里面應當不斷的學習國際先進技術,取其精華。另外我們自身也要不斷的開拓創新,發揚中國人的智慧,扎穩腳跟,這樣才能保證我們在生物醫學領域當中能夠不斷的走在世界前列,也才有更好的基礎和資本能夠投入到當前復雜的國際形勢當中來。
目前,我們對數據的挖掘,對數據的利用依然不充分。我們要通過基礎研究的不斷深入,增加數字的數量,同時注重發展技術和方法,挖掘更多的知識,挖掘更多的重要信息,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趨勢。而在不斷深入研究的過程當中,我們也會不斷地產生新的技術,有了新的方法、新的發現,如此往復循環會使得數字的挖掘和利用越來越充分,能夠更好的轉化到經濟當中來。
后記:從跟隨創新到原始創新,從本土市場到全球市場,生物醫學行業正在通過不斷深化改革,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等方法完善自身,實現生物醫學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助力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