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27日電? 題:2023年各地中考透露出哪些“風向標”
新華社記者
全國大部分地區2023年中考落下帷幕。今年中考透露出哪些“風向標”?記者在上海、廣東、天津、山東、重慶等地采訪發現,多地在命題中更加注重基礎、強調應用、提升素養、鼓勵探究。
緊扣課標要求,引導學生打牢基礎
記者采訪發現,對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核,成為多地中考各學科考查內容的主體。
在重慶市教委近日組織召開的中考試題專家點評會上,“回歸課本”成為專家和老師們口中的高頻用語。以數學卷為例,主要考查“數與代數”“統計與概率”等核心課程內容,所占百分比與教材安排的課時比例基本相同。
上海市民辦華育中學考點外一老師與學生交談。新華社記者劉穎 攝
上海中考綜合測試物理部分評卷專家表示,試題注重對基本概念和規律的考查,體現了“教學評”一致性。其中,對力、凸透鏡成像等知識的考查,素材來源于教材及配套練習冊等教學資料,強化教考銜接。
多名廣州考生告訴記者,今年中考數學卷中大部分題目可以在教材找到原型,沒有偏題、怪題;成都中考數學卷也注重落實課標,絕大多數試題源自教材。
“今年濟南市中考試題在題型設計、知識點考查等方面,都有創新。”山東省濟南實驗初級中學學生遲長安說,只有回歸課本,扎實掌握知識點并靈活應用才能更好應考。
針對中考強化基礎知識和關鍵能力考查,四川省成都市七中育才學校語文教師張鵬程建議,要深研教育政策、悟透課標精神,在教學中注重對學生的思維訓練,不僅讓學生知道知識“是什么”,更要清楚“為什么”以及“怎么樣”。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引導學生提升人文素養
“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視,是今年濟南市中考語文命題的鮮明導向。”山東省濟南實驗初級中學語文教研組組長陳萬太說。
6月13日,山東省濟南第七中學考點,完成當日考試的考生正有序離開。新華社記者蕭海川 攝
記者注意到,今年濟南市中考語文卷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方面內容豐富:《明史·方克勤傳》通過講述方克勤體恤百姓、重視教育的故事,引領學生感受他身上閃爍的優秀品質;《物勒工名》則介紹了這一古代管理制度的發展過程及其對傳統工匠精神形成和傳承起到的重要作用,引導學生思考其對當今社會的意義。
閱讀作品,讀到北京的風物與精神;走進建筑,讀到北京的歷史與文化;參加活動,讀到北京的習俗與禮儀……今年北京中考作文題“二選一”是“我讀到的北京”,引導學生關注北京歷史文化和城市發展新動向。
廣州中考試題分析專家介紹,今年廣州歷史試題充分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廣州本土歷史資源等,向學生講述歷史故事:用堯舜禹的傳說,讓學生感受到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用文成公主的故事,讓學生了解中國古代各民族交融發展……
不只語文和歷史,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還巧妙地體現在其他學科上:重慶的物理試題選取《天工開物》中記載的我國傳統汲水工具桔槔,考查杠桿、壓強等知識;廣州的化學試題創設了從天然鹽湖水中獲取重要鹽類的真實情境,讓學生感受古代化學技術的發展……
“中考是一次重要的思想教育過程。”重慶南開中學初中語文老師顏運靜認為,試題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助于增強學生文化自信,引導學生提高人文素養。
融入現實情境,引導學生思考和創新
今年重慶中考道德與法治試卷中的“彩禮”試題引發社會關注。試題列出“彩禮是一種過時的習俗,應該被取消”和“彩禮是一種婚嫁風俗,不應該被取消”兩種觀點,要求考生選擇一種觀點分析其合理性。
“這個題目與現實結合得十分緊密,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重慶市巴南區教師進修學院中學思政教研員譙婷說,試題以問題為導向,引導學生思考生活中的現實問題,與社會和時代同頻共振的重要性。
在天津南開日新學校九年級語文高級教師任曉麗看來,通過符合學生認知水平且貼近現實問題的情境,考查的是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去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今年上海中考跨學科案例分析考試中,試題以《生命科學》教材中軟體動物蝸牛作為探究對象,圖文并茂地呈現閱讀文獻、制定探究方案、拓展調查等相對完整的探究過程。上海市普陀區教育學院附屬學校校長周剛說,這道題重在考查學生貫通融合地理和生命科學核心概念的能力,以及理解分析自然現象等方面的能力。
另類溫度計的制作、太陽能路燈照明系統、新型測力計和數字氣壓計……廣州中考物理卷中部分試題選取學生日常生活、學習、實驗探究等各類場景,引導學生利用物理知識解釋現象和解決問題,從“解題”轉變為“解決實際問題”。
天津市第一中學九年級二班的代逸凡說:“今年天津中考更側重創新思維能力的考查。比如物理最后一題,不再是單純套用公式或已有模型,而是需要刨根問底地探究模型或公式的產生過程,并在此基礎上進行靈活應用。”
中考不僅是學業測評,也為今后教學指明方向。“要尊重教育規律,促進教學回歸本源,為更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創造良好環境。”沈陽市育源中學黨總支書記袁桂紅說。